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 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浅谈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和质量控制
作者:孙建民  文章来源:233网校论文中心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3/9/9 12:14:07  文章录入:web13741  责任编辑:web13741

较长时间内发生该种变形。

  (3)新增设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。开挖旧路基、增设新建涵洞通道时,由于台背处一侧为已经固结的旧路基、一侧为涵通刚性结构物,新填台背处更易于发生不均匀沉降,从而发生桥头跳车。

  2.3 常见病害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

  2.3.1 新老路基的失稳、滑坡及不均匀沉降的防治

  (1)首先要重视新填路堤处的地基处理。

  首先,在处理前必须清理干净表层植物土、有机质,以防有机物腐烂、变质形成薄弱滑动面。

  其次,采用有利于加快地基固结沉降或提高地基承载力的设计施工方案,有效减少工后沉降,消除软土基形成的薄弱面。

  (2)新旧路基结合处,对原有路基坡面进行台阶开挖,处理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.0 m,且设置内倾斜坡,并在新路基填筑时,对老路基先行洒水润湿。

  (3)在新老路基衔接的台阶处设置土工格栅,沿新老结合部位分别埋入新老路基,有效增加新老路基间的粘结力,减少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,使新老路基有效的形成整体。

  (4)加强新填路堤压实度控制,必要时,可较设计压实度标准提高一级控制。

  (5)高填方路基施工要安排最早进行,以便空出工后沉降时间。

  2.3.2 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处治措施

  2.3.2.1 一般处理措施

  对于一般土质路基,施工前充分进行地基表层清理,以消除路堤与原土基之间的薄弱结合面,减小台背的位移和沉降。台背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,并夯实至要求压实度。

  2.3.2.2 特殊地质路段处理方式

  (1)灰土垫层进行台背处理。采用灰土垫层进行台背处理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方式。

  灰土垫层一般设计于台背表层路床下80 cm范围内,采用二八灰土,压实度要求在98%以上。

  灰土垫层施工的关键:①对灰土垫层的基层检验合格后,将下层表面拉毛、洒水湿润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。②灰土要进行充分拌和,并确保其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%~2%。③按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,摊铺并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。④灰土垫层施工成形后的及时养生。

  (2)利用重夯处理台背。重夯处理台背的关键,是如何使台背减少沉降以保证桥涵不因强烈振动而受损。处理前先了解工程的各项设计参数及周边构筑物分布状况,进行重夯参数试验,根据强夯振动影响测试,校正施工参数。

  振动测试可按锤中心距外2 m、4 m、6 m,各设置2点振动观测仪,同时在桥涵内侧设置监察观测设施,测试侧向挤压力。施工可由400 kN.m能级起夯,逐级加能,一般适用能级为600 KN.m,锤重10 t,即低落距重夯。

  效果:西宝高速公路施工中最早采用,经重夯处理后的台背在原碾压密实的基础上可再次沉降50 cm左右,处理效果明显。但该方法施工中针对不同的结构物必须提前进行试验,否则容易造成结构物破坏。

  2.3.3 土工格室进行台背处理

  (1)原理是利用土工织物加筋,从而增强台背的抗变形能力。

  (2)施工关键:施工前对土工格室按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要求进行试验。在铺设的土工格室内进行土方填筑,小型机具夯实到要求压实度。再进行上层土工织物铺筑。

  (3)效果:该方法早期曾用于甘肃省某高速公路建设之中,通车后使用效果良好,但该种工艺存在人工工作量大,工序繁杂,进度相对较慢的弱点。

  3 结束语

  在山西吕梁某旧路改造施工中,我们通过上述方法,进行了保通条件下的旧路改造施工,效果良好,目前已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。特作出总结,以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借鉴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,《路基》,人民交通出版社,2003.

  [2]交公路发(2003)94号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》,2003.

  [3]交通部,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》,(JTG F10-2006),人民交通出版社.

  [4]山西省吕梁某公路L6标段施工设计说明.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